條形碼標志
Kogan購物出海港跨境百科2022-07-0117991
條形碼是由一組帶有數字的黑白及粗細間隔不等的平行條紋所組成,它是利用光電掃描閱讀設備為計算機輸入數據的特殊的代碼語言。
條形碼問世以來,相繼被廣泛應用于銀行、郵電通信、圖書館、倉儲貨運、票證及工業(yè)生產自動化等領域。
采用條形碼技術,有利于提高國際間貿易信息傳輸的準確性,并使交易雙方能及時了解對方商品的有關資料和本國商品在對方的銷售情況。
目前,條形碼在許多個國家都得到廣泛應用,許多國家的超市都使用條形碼技術進行自動掃描結算,如商品包裝上沒有條形碼,即使是名優(yōu)商品,也不能進人超市,而只能當低檔商品進入廉價市場。
甚至有些國家規(guī)定,某些商品包裝上無條形碼標志,即不予進口。
為此,在我國商品包裝上,必須使用條形碼標志,以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
為了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和擴大出口,1988年12月我國建立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負責推廣條形碼技術,并對其進行統(tǒng)一管理。
1991 年4月我國正式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xié)會,該會當時分配給我國的國別號為“690" ,凡標有“690”條形碼的商品,即表示是中國出產的商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進一步貫徹改革開放政策,凡適于使用條形碼的商品,特別是其中出口的商品,都必須在商品包裝上印刷條形碼。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