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產品庫存管理的方式
跨境電商產品庫存管理的主要方式有ABC分類法和基于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的直郵模式庫存管理。
(一)ABC分類法1.簡介ABC 分類法又稱帕累托分析法、主次因素分析法等,它是根據(jù)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qū)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
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為ABC 分析法。
ABC分類法是由意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首創(chuàng)的。
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個人收入的分布狀態(tài)時,發(fā)現(xiàn)少數(shù)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數(shù)人的收入?yún)s只占一小部分,他將這一關系用圖表示出來,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圖。
該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決定一個事物的眾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識別出少數(shù)的但對事物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和多數(shù)的但對事物影響較少的次要因素。
后來,帕累托法被不斷應用于管理的各個方面。
1951年,管理學家戴克(H·F·Dickie)將其應用于庫存管理,命名為ABC 法。
1951年~1956年,約瑟夫·朱蘭將ABC法引入質量管理,用于質量問題的分析,被稱為排列圖。
1963年,彼得·德魯克(P·F·Drucker)將這一方法推廣到全部社會現(xiàn)象,使ABC法成為企業(yè)提高效益的普遍應用的管理方法。
面對紛繁雜亂的處理對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雞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高起來的。
而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對象,卻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比如,在庫存管理中,這一法則的運用就可以使工作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在跨境運營企業(yè)中,庫存存貨的種類通常會很多,動則就可能是十幾萬種甚至幾十萬種。
如果每個品種都要進行盤點,則其收效甚微,而且可能出現(xiàn)混亂,進而造成重大損失。
第一,盤點清查非常困難,而且難以確保準確性。
對于非重要的材料,比如低值易耗品,可能影響還不大,但對于重要材料,例如產品關鍵部件,如果計數(shù)錯誤,卻可能導致缺料,生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進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喪失市場機會,失去客戶。
第二,存量控制困難。
重要材料的存量應該作為重點監(jiān)控,確保不斷料又不積壓,非重要材料由于其重要性不高和資金占用量小,則可以按一定的估計量備貨。
如果實行一把抓式的管理,就可能將目光集中在大量非重要材料上,而疏忽了對重要材料的控制。
有一句俗語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說的就是不會應用ABC法則的人。
在我們處理日常事務上,ABC法則的效率和高回報也是顯著的。
面對眾多的問題,如果進行ABC分類,然后處理主要問題,次要的和不重要的問題常常也會迎刃而解。
2.ABC 分類的基本步驟第一步,計算每一種材料的金額。
第二步,按照金額由大到小排序并列成表格。
第三步,計算每一種材料的金額占庫存總金額的比率。
第四步,計算累計比率。
第五步,分類。
累計比率在0%~60%之間的,為最重要的A類材料;累計比率在60%~85%之間的,為次重要的B類材料;累計比率在85%~100%之間的,為不重要的C類材料。
3.ABC分類應用將商品分為ABC三類后,根據(jù)其特征對相應庫存商品實施不同的管理策略。
三類商品的差別如表6-1所示。
針對三類商品應采用不同的庫存管理策略。
對于重量體積較大、資金占用多、采購難度大、需求具有少量且個性化特征的A類商品,如高價值奢侈品、專項產品、進口食品,應采取最經濟的辦法,實行重點管理,定時定量供應,嚴格控制庫存。
對于重量體積較小、資金占用少、采購難度小、需求穩(wěn)定且需求量大的 C類商品,如平價美妝產品,應采取簡便方法管理,固定定貨量。
B類物品是指處于上述二者之間的物品,應采用一般控制、定期訂貨、批量供應的方法。
不同類別的產品要進行分類管理,這也是在進貨之前就需要規(guī)劃好的,產品到貨之后不僅需要做好清點工作,并且還需要做好相關的登記,這樣對于后期的查賬和盈利核算都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賣家可以準備一些盛放貨物的貨架,將產品分門別類進行管理,并且給不同類別的產品標好貨號,這樣不僅收貨方便,發(fā)貨也快捷,這樣一來也為買家節(jié)約了不少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等到商品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時,還需要定期對產品進行盤點,最好是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盤點。
具體根據(jù)商家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商品少的賣家,時間間隔就可以更加長一些。
每到銷售旺季,賣家難免會有忙不過來的時候,如果庫存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的話就會出現(xiàn)一些常見的問題,如發(fā)貨速度慢、資金周轉緩慢等方面的問題。
所以賣家就需要完善好庫存管理的制度,盡量避免出現(xiàn)庫存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而導致的一些常見問題的發(fā)生。
(二)基于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的直郵模式庫存管理直郵模式是平臺型跨境進口電商目前主要采用的物流模式。
直郵模式在入境時便需要清關,但不用全部報關,海關會對商品進行抽查。
因此,該模式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對品類沒有限制,無須等待資金回流。
但是,直郵模式給電商平臺企業(yè)帶來如下挑戰(zhàn):一是從下單到收貨的時間較長,二是質量缺乏保證,三是丟包率高且服務質量差,這會造成很差的用戶體驗。
另外,國外較高的人工成本也會給平臺企業(yè)造成較高的物流成本。
因此,從國內平臺經營者的角度出發(fā),將傳統(tǒng)直郵與海外倉模式進行融合,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與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采用“供應商一平臺運營商VMI”運作模式。
賣家在銷售目的地(中國)進行貨物倉儲、分揀、包裝和派送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
具體包括頭程運輸、倉儲管理和本地配送三個部分。
頭程運輸,即境外商家通過海運、空運、陸運或者聯(lián)運將商品運送至中國倉庫。
倉儲管理,即境外商家通過物流信息系統(tǒng)遠程操作海外倉儲貨物,實時管理庫存。
本地配送,即中國境內倉儲中心根據(jù)訂單信息,通過中國當?shù)剜]政或快遞將商品配送給客戶。
這種模式解決了傳統(tǒng)直郵模式的缺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產品選擇問題,不是任何產品都適用于該模式,最好是庫存周轉快的熱銷單品,否則極容易壓貨。
二是信任問題,這種合作需要一定的信任,否則就會失敗。
三是技術問題,只有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才能保證數(shù)據(jù)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而這些技術往往價格昂貴。
四是存貨所有權問題,由于雙方的寄售關系,供應商擁有庫存直到貨物被售出。
因此,本文提出,可以選擇一家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è),充分發(fā)揮其特點與優(yōu)勢來管理VMI HUB或倉庫。
VMI-HUB是供應商集中管理點,在整個物流系統(tǒng)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聯(lián)系下游廠商與上游供應商的橋梁,代理供應商完成管理客戶庫存的工作。
利用自身的資源、技術、規(guī)模優(yōu)勢,為整個園區(qū)的企業(yè)及其供應商提供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
在保稅模式下,應用ABC分類法對商品進行分類,并采用不同的庫存管理方法。
在直郵模式下,將傳統(tǒng)直郵與海外倉模式進行融合,采用“供應商一平臺運營商VMI”運作模式,并選擇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è)來管理VMI HUB 或倉庫。
本文內容根據(jù)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