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騙人套路有哪些
跨境電商如今已成為全球購物趨勢的主流,許多人都渴望在這個充滿機會的領域獲得一席之地。
然而,隨著平臺和商家的迅速增長,某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跨境電商的魅力設下各種騙局。
作為賣家,了解這些常見的騙局至關重要,避免被誤導走彎路。
本文將揭示四大常見的跨境電商騙人套路,幫助賣家更好地識別和規(guī)避。
1. 免費帶你做FBM:看似輕松,實則有陷阱FBM(自發(fā)貨模式)在跨境電商中看起來是一個新手友好的選擇,因為賣家無需囤貨或使用復雜的庫存管理系統(tǒng)。
然而,某些平臺或服務商會利用這一點,聲稱幫助賣家免費入駐FBM模式,吸引大量新手賣家加入。
最開始,這些人會極力推薦FBM,強調其低風險、高靈活性,并且說前期不需要支付大額費用。
實際上,FBM的物流時效較慢,且缺乏強有力的客戶支持,導致買家滿意度較低。
與此同時,提供“免費試用”ERP系統(tǒng)的服務商,在賣家初步建立好業(yè)務后,會逐步提出要求,讓賣家付費購買正式版ERP,最終導致賣家陷入高昂的軟件費用之中,根本未能獲得理想的回報。
2. 免費測品測款:用高額廣告費掩飾陷阱有些騙子會聲稱提供“免費測品測款”服務,借此吸引賣家加入。
通常,這類騙局會讓賣家通過支付廣告費來測試產品或款式,但實際操作中,賣家往往要承擔每月30美元甚至更高的廣告費用,而他們并不會得到任何有效的數據或幫助。
更加嚴重的是,這些騙子通常會在賣家嘗試“測款”時,借機將其引導到購買ERP軟件的陷阱中。
賣家很可能會因為對平臺不熟悉而進入一個看似合理但實際背后充滿陷阱的模式,最終不僅無法測試出合適的產品,反而陷入軟件和廣告費的漩渦。
3. 抽取店鋪利潤:誘惑背后是商機有些服務商會提出“抽取店鋪利潤”的建議,鼓勵賣家與他們合作,通過分成模式進行長期合作。
看似這些商家會幫忙推廣和運營店鋪,但實際目的卻是通過這一方式賣給賣家更加昂貴的ERP系統(tǒng)。
即使賣家成功運營起來,他們可能會面臨無法脫身的局面,因為這些服務商擁有強大的話語權,賣家如果不再合作,可能會面臨各種“困難”,如臨時限制令等。
最終,賣家不僅失去了初衷的盈利,還付出了更多的費用和時間。
4. 長線殺豬盤:拖延時間,逼迫賣家買軟件這一套路尤其狡猾。
服務商以幫助賣家辦理各種執(zhí)照為名,聲稱要進入某些國家或地區(qū)的市場,就必須購買他們的服務。
由于時間緊迫,賣家可能會感到焦慮,從而在未充分了解的情況下,購買了ERP系統(tǒng)。
然而,執(zhí)照并未如期辦理,反而要求賣家繼續(xù)支付更多費用。
這種“拖延策略”會讓賣家漸漸陷入一個無法脫身的困境。
一旦賣家意識到被騙時,往往已經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包括購買ERP、進貨分銷等費用。
小結跨境電商雖然為賣家提供了豐富的商業(yè)機會,但也伴隨著不少騙局。
賣家在選擇平臺和服務時,需時刻保持警惕,避免掉入這些看似誘人的陷阱。
最重要的是,賣家應做好足夠的市場調查和判斷,防止被不法商家牽著走,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