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年以來,全球海運價格在前兩年高基數的情況下持續(xù)回落,三季度至今更有加速下跌的趨勢,部分航線的價格已從去年頂點跌去50%以上。
而且,由于海外通脹數據高,降低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使得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現運價近期持續(xù)走弱,美西線部分貨柜運價“保七”(7000美元/FEU)不成,長約價甚至跌破現貨價,出現倒掛現象!。
海運價格的下降,對于賣家來說能夠減少運費陳支出,甚至有行業(yè)大賣預判其盈利拐點即將到來。
但是對于即將到來的旺季,海運價格大幅下降可能提前引發(fā)一輪價格大戰(zhàn),尤其是大件產品。
歐美運價出現倒掛。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fā)布的9月9日數據顯示,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2562.12點,較上期下跌10%,錄得連續(xù)13周下跌。
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基本港市場運價為3484美元/FEU(40英尺集裝箱),較上期下跌12%,錄得2020年8月份以來新低。
而在9月2日,美西運價跌逾20%,直接從5000美元上方降至“3字頭”,由8月26日的5134美元/FEU降至3959美元/FEU。
上海航運交易所報告指出,近期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表現較為低迷,運輸需求缺乏增長動力。
來自歐洲數字化航運平臺Xeneta的一份最新客戶調查顯示:若市場狀況明顯改變,七成受訪者會設法重談長約,11%會準備違約、尋找更劃算的交易,僅18%的被調查貨主表示,無論市場如何變化,都會繼續(xù)履行現有合約。
而從部分海運上市公司企業(yè)披露的8月份業(yè)績看,海運市場確實在回落。
8月份,萬海營收213億元新臺幣,為近一年來最低水平,較去年同期下滑13.58%;陽明海運營收達351億元新臺幣,同比增幅回落至7%的個位數。
陽明海運業(yè)務長張紹豐認為,5月份時對運價企穩(wěn)過于樂觀,市場下行超出預期,集運公司的確面臨被托運人要求重新協(xié)商合同運價的壓力。
對于海運價格的持續(xù)下降,有賣家稱,一個做大件產品的同行原來跟平臺簽的協(xié)議價,現在開始出現倒掛,他只能干著急。
大件產品瘋狂打折。
“前臺在瘋狂打折賣,不然后續(xù)運費便宜的貨進場,撕的更慘烈。
”有賣家指出。
海運價格大幅下降的一個影響是,部分銷售大件產品的賣家正在加緊打折促銷,不然后面面對以低運費進場的商品,他們后期將被拉入更為慘烈的價格戰(zhàn)。
江蘇一位做大件產品的亞馬遜賣家告訴雨果跨境,他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早先發(fā)過來的貨,海運費處在高點,賣起來不賺錢。
”現在他也在低價處理一批高運價貨物,預計在10月前能夠清理完。
由于中大件產品的體積和重量一般都比較大,跨境電商平臺倉庫的倉儲費用非常貴,而且很多限制了入倉尺寸,超出尺寸的商品無法入庫上架,即使能入倉,也可能產生額外的倉儲費用。
而且在旺季期間,平臺和物流服務商都加收旺季附加費。
亞馬遜從2022年10月15日至2023年1月14日,對于在美國站和加拿大站使用FBA物流配送的商品,將會收取旺季物流附加費,平均每單收費大約35美分左右,會根據配送訂單的具體情況比如體積重量等分段收費。
聯邦快遞(FedEx)最近也宣布2022年業(yè)務旺季要征收附加費。
有報道稱,這將給已經經歷了今年高燃油附加費和可選運能緊張的托運人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其中幾項旺季運輸附加費超過了去年水平,尤其是旺季期間運輸業(yè)務量更多的大客戶以及大包裹的費用會更高。
大多數附加費將在今年10月到2023年1月期間陸續(xù)生效。
賣家盈利拐點或已到來。
早在8月初,有賣家發(fā)現一家老牌國際快遞開始降價了,“這是3年以來的第一次,而且幅度挺大。
說明市場缺貨嚴重。
”。
此前有報道稱,通貨膨脹與潛在的經濟衰退將對貨柜航運需求造成巨大影響,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從5月20日開始,全球貨運量下降8%,而貨柜的預訂量更是下降36%。
以美國市場來看,即使目前美國正在實現充分就業(yè),但美國消費者對于經濟狀況與個人財務安全出現難以承受的壓力,通貨膨脹、股市崩盤、利率上升及經濟不穩(wěn)定都削弱充分就業(yè)所帶來的信心。
據行業(yè)人士分析,四季度全球集運市場不容樂觀,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的行情。
另一方面,如果出口企業(yè)訂單繼續(xù)減少,可能1-2個月會傳導到海運,估計海運價格會進一步下挫。
與此同時,跨境電商賣家或因此受益,借此回血。
巨星科技披露,今年第二季度實現毛利率26%,雖同比仍有下滑,但環(huán)比增長3%。
值得注意的是,巨星科技在近一年中對有關產品進行了兩輪漲價,加之匯率、原材料趨勢向好,盈利拐點已經顯現。
財通證券也在最近的研報中指出,7月份起運費等成本端因素進入同比改善周期,大賣安克創(chuàng)新在二季度的毛利率為40.5%,環(huán)比增長2.4%,成本控制明顯改善。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全球海運價格持續(xù)下降,部分航線價格已從去年頂點跌去50%以上,由于海外通脹數據高,降低消費者消費需求,集裝箱航運市場現運價近期持續(xù)走弱,海運價格的下降對于賣家來說能夠減少運費支出,但也可能提前引發(fā)一輪價格大戰(zhàn),尤其是大件產品,歐美運價出現倒掛,上海出口至美西基本港市場運價為3484美元/FEU,錄得2020年8月份以來新低,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表現低迷,運輸需求缺乏增長動力,歐洲數字化航運平臺Xeneta的客戶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會設法重談長約,11%會準備違約、尋找更劃算的交易,僅18%的被調查貨主表示會繼續(xù)履行現有合約,海運價格大幅下降的一個影響是,部分銷售大件產品的賣家正在加緊打折促銷,不然后面面對以低運費進場的商品,他們后期將被拉入更為慘烈的價格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