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馬遜賣家清關購買bond就完全合規(guī)了嗎(合規(guī)的成本的差異有哪些)
最近有幾個賣家問我,是否自己在美國買bond,就是完全合規(guī)了?。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難用一句話來回答是還是不是,其實這里不僅僅有合規(guī)的成本的問題,還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流程合規(guī)性的問題。
至少在我看來,目前自己買bond不是最優(yōu)解的方案。
合規(guī)的成本的差異。
因為稅制的差異,美國除開關稅之外,在海關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其他稅種,比如類似歐洲的vat和我們的增值稅類似的稅種,美國消費者在購買的東西的時候,直接支付消費稅,所以在美國清關來說,比較簡單明了,這也是為什么市場上,無論做哪條航線的物流商,一碰到市場的風吹草動,首先想到的就是做美國線,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線市場動不動就有人要雄心壯志,低價殺市場,搶占市場份額,改變市場格局,當然最后這些人,歷史證明,最后他們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
因為稅制簡單,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如果你用自己的bond去清關,肉眼可見增加的成本會是多少呢?。
首先清關費,一票大概在125usd,美國艙單usd 40,換單費usd 75,isf USD45,初步一加,已經(jīng)接近300usd一票了,你要合規(guī),你先考慮你要不要或者說你愿不愿意去支付這額外的成本。
其次,買bond的主體公司,和采購的主體公司不一定一致,很多賣家有很多賬號,這樣也不能形成事實上的采購資金流的合規(guī),你提供的采購憑證,和bond公司不一定會有關聯(lián),可形成閉環(huán)。
實際操作層面的差異。
拋開前面的不說,在實際操作層面,如果每個客戶都是用自己的Bond,對整柜客戶來說,這個沒什么問題,但是對于拼箱客戶來說,一個柜子里面,如果有20幾個客戶,20幾票isf,ams,提單,和d/o,工作量還是事小,其實最主要的問題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fba的拼箱能這么便宜,是把海外端,以前傳統(tǒng)拼箱用保稅倉拆箱換成普通倉,這個成本,做過傳統(tǒng)物流的,幾乎都知道這個差異有多大。
如果都用自己的bond,會帶來一個問題,如果你繼續(xù)沿用之前的用普通倉,那我可以肯定,你的查驗率一定下不去,這個最后會變成一個偽命題,因為每個bond,在用一段時間,就會有差異,有的就會被布控,有的就會很好,你怎么知道每個客戶的Bond的情況呢?如果一個柜子清,你正常的貨,還是會因為柜子里其他bond的影響而被查驗,但是你如果要用監(jiān)管倉清關,和類似英國一樣,拉到監(jiān)管倉去拆,各清各的,那美國成本又會上升很多,所以這個單獨bond清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所謂的貨權的問題,但是這就叫摁住葫蘆浮起瓢,所以對于拼fba拼箱的物流公司來說,就面臨一個選擇,你是要協(xié)助客戶徹底合規(guī),就是單獨的bond+監(jiān)管倉拆箱,各清各的,還是說只是解決貨權問題,做一個三不象的產(chǎn)品呢?。
也許有人會說,那這樣,客戶都買bond,走傳統(tǒng)拼箱就好呀,這個也不是一個最優(yōu)解,因為對于電商貨來說,各種趕時效,在傳統(tǒng)的lcl模式下,目前很難滿足,但是將來可不可以,我們還有待觀察。
以上便是本期金鑰匙跨境為您分享的全部內(nèi)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金鑰匙跨境專業(yè)的國際物流顧問。
本文內(nèi)容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