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物流收件國海關
1.清關(Customs Clearance):結關,進口貨物、出口貨物和轉運貨物進出一國海關關境或國境必須向海關申報,辦理海關規(guī)定的各項手續(xù),履行各項法規(guī)規(guī)定的義務。
2.稅號(Tax Number):納稅人識別號通常簡稱為“稅號”。
納稅人識別號就是稅號登記證上的號,每個企業(yè)的識別號都是唯一的。
在某些國家,除了企業(yè)稅號,還有個人稅號,如巴西、澳大利亞。
納稅人識別號由稅務部門編制,唯一且終身不變。
個人稅號與企業(yè)稅號的區(qū)別在于清關能力。
申報金額較高的物品,極有可能無法使用個人稅號去報稅清關。
3.檢驗檢疫(QuarantineInspection):衛(wèi)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的總稱。
電子類產品主要是要求各種認證和查“仿牌”。
4.關稅(Custom Duty/Tax):國家授權海關對出入關境的貨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種稅,基本每個國家都有申報關稅的起征點。
熱門國家的關稅可在網上查閱。
關稅有的還涉及反傾銷稅、增值稅。
當貨品申報的價值超過目的國家進口貨物最高免稅金額時,就必須繳納關稅。
表1-2是2018年2月查到的部分國家關稅的起征點。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發(fā)貨若涉及征稅點,最好事先跟買家或者是貨代公司確認目的地國家的關稅和免稅額。
賣家雖然沒有承擔關稅的責任與義務,司買家極有可能因為高昂的關稅導致不能清關,從而產生交易糾紛。
產生,組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 扣關(Detsined by Custos):包裹在收件國海關因某些原因面被當地游關查扣,大多是以下幾種情況;申報價值與估價不一致、品名和面被當地免視金融不詳,收貨人條件不允許(沒有進出口權等)、包賽價值超過不行。
免稅金額(需補繳關稅)、違禁產品。
2.清關時效(Amived atOverseas);貨物在海關完成正常手續(xù)并放行的時間。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