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價值分為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種,寫作文案時,一定要既體現(xiàn)商品的使用價值又體現(xiàn)其非使用價值。
1)商品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value in use )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屬性。
任何物品要想成為商品都必須具有可供人類使用的價值反之,是不能成為商品的。
如糧食的使用價值是充饑,羽絨服的使用價值是御寒,雨傘的使用價值是遮風擋雨。
2)商品非使用價值。
非使用價值通常也叫存在價值(有時也稱為保存價值或被動使用價值),它是指人們在知道某種資源的存在(即使他們永遠不會使用那種資源)后,對其存在賦予的價值。
有很多店鋪的商品詳情頁文案只體現(xiàn)了商品的使用價值,而忽略了商品的非使用價值,從商品營銷的角度來說這是不正確的。
通過挖掘商品的非使用價值,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非使用訴求,可以提升商品的附加價值,賦予商品更加豐富的內涵。
商品非使用價值可以從以下5個角度來進行挖掘。
1.商品的附加價值。
2.品牌價值與文化。
3.面子的體現(xiàn)。
4.與職業(yè)的匹配度。
5.文案中的身份和形象。
如一款眼鏡,它的使用價值是為顧客解決近視問題。
如果從職業(yè)相匹配的角度來挖掘它的非使用價值,可以從戴上眼鏡后體現(xiàn)的職業(yè)氣質來進行描述,如職業(yè)經(jīng)理人戴上它可以變得更加干練;老板戴上它可以變得更加有氣場、有領導力;年輕人帶上它可以顯得沉穩(wěn)等。
這樣就為眼鏡賦予了很多非使用價值,使眼鏡并非只有解決近視這一個賣點, 從而提升眼鏡的價值,也可以賣出更高的價錢。
本文內容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