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海外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為了加強其在非洲和中東地區(qū)的勢力,法國政府將一些領土割讓給其他國家或地區(qū)。這些地區(qū)被稱為“法屬殖民地”或“法屬領地”。
1945年8月26日,法國與英國、比利時、盧森堡等四國簽署了《關于在北非建立新政權的條約》,宣布成立自由法國政府,并承諾將其領土歸還給被占領的國家。同年10月,法國宣布將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和留尼汪四個省份劃為法屬海外省。
此后,法國又陸續(xù)將其他一些地區(qū)納入其海外省的范圍,如1962年的科特迪瓦、1975年的乍得、1976年的中非共和國、1984年的馬里和1993年的幾內亞。目前,法國共有13個海外省,分別是:
- 科特迪瓦(科特迪瓦)
- 加蓬(加蓬)
- 喀麥?。溌。?/li>
- 赤道幾內亞(赤道幾內亞)
- 剛果(金)(剛果(金))
- 剛果(布)(剛果(布))
- 中非共和國(中非共和國)
- 乍得(乍得)
- 馬里(馬里)
- 毛里塔尼亞(毛里塔尼亞)
- 尼日爾(尼日爾)
- 塞內加爾(塞內加爾)
- 多哥(多哥)
本文內容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