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由于水土不服占據份額過少連年虧損宣布撤離中國市場,但亞馬遜還有印度電商市場。
如今資本正在迅速涌入印度市場,這里被看作是繼中國之后的第二塊投資熱土。
亞馬遜此前為了搶占印度電商市場曾投下數百億美元。
印度電商大有可為,卻前有狼后有虎阻礙著亞馬遜的發(fā)展2017年,印度電商市場規(guī)模為385億美元,網民月均消費達1.6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517元)。
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到2026年,印度電子商務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
而沃爾瑪旗下的Flipkart是印度單一最大的在線零售商,2018年的市場份額為31.9%,緊隨其后的是亞馬遜占31%。
但印度政府去年年底曾出臺新規(guī),禁止亞馬遜和沃爾瑪旗下 Flipkart 等電商公司在平臺上銷售其持股公司的產品等一系列規(guī)定,新規(guī)將從今年2月1日起實施。
而沃爾瑪去年才斥資160億美元收購了Flipkart 77%的股份,亞馬遜也占有其印度合資公司Cloudtail 49%的股份。
據印度商務和工業(yè)部稱,新規(guī)的出臺是為了保護本土公司,因為本土公司正面臨電子零售商的競爭,后者背后有著充沛的外國資本支持。
除此之外印度本土電商的趁勢崛起,也增加了亞馬遜、沃爾瑪外來電商爭奪印度市場份額的難度。
5月23日,印度當地零售巨頭之一的Reliance宣布將推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Reliance Retail,與亞馬遜和沃爾瑪在印度的Flipkart競爭。
印度電商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大有可為,但即使你能克服政策上的困難打敗印度本土的競爭對手也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在印度電商上賺到錢。
印度電商2020年前難以盈利,必將有一段陣痛期實際上印度電商到2022年之前都很難賺到錢,因為印度電商的客單價低到可憐,平均5-8美金,對比中國2018年雙十一電商平均客單價是235美元/單。
另外印度物流成本要高于1.5美金,與5-8美金的客單價相比,利潤不值一提;再加上印度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城市擁堵嚴重,城市之間車輛開行速度較慢,地址標準也未統(tǒng)一,快遞員在派送時需要多次跟收貨人聯(lián)系才能找到確切的地址,物流效率低下,使得印度電商更加難生存。
目前印度電商基本都處于燒錢搶占市場階段,然而這個階段將淘汰掉許多準備進場或已經進場的玩家,直到印度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擁有足夠消費能力時才能有所改善。
以上便是本期金鑰匙跨境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想獲得更多外貿新鮮事,國際物流新動向,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金鑰匙跨境。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