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下關市位于本州島最西端,是山口縣最大的城市,三面環(huán)海,風景秀麗,自古至今以海、陸交通要塞而聞名。
面積200多平方公里,人口26萬多人。
首先在水路方面,下關隔關門海峽與九州相望,為對馬海峽與瀨戶內海之間的交通要沖。
它是東亞地區(qū)的重要港口之一,有兩條定期國際航班,包括每日1航次的關釜渡輪往返韓國釜山廣域市,每周2航次的下關渡輪往返中國蘇州太倉市。
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大型游輪??扛劭谥弧?/p>
同時也是日本距離中國和朝鮮半島最近的城市。
鐵路方面,山陽本線、山陰本線貫穿整個下關市。
過去下關站曾是鐵路山陽本線的終點站,旅客在此下車后,再搭乘關門聯(lián)絡船前往九州,或轉往其他地方。
而現(xiàn)在的山陽新干線橫貫下關市通往東京、北海道、鹿兒島。
其中下關到東京約5小時、到廣島約40分鐘、到福岡僅25分鐘,交通極為便利。
公路方面更是四通八達不必多說。
另外下關通往九州的海底隧道就有三條:關門鐵路隧道、關門公路隧道、和新關門鐵路隧道。
說下關聞名還因為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對外開放城市,隨處可見異國情調的古老建筑。
在日本封建幕府時代到近現(xiàn)代化的變遷過程中,它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由此留下了眾多歷史遺跡,既提高了下關的旅游知名度,又增加了它的凝重感。
1185年3月25日,壇浦之戰(zhàn)安德天皇跳海自殺,平家一門滅亡。
1612年4月13日,佐佐木小次郎與宮本武藏決戰(zhàn)于關門海峽上的巖流島。
1864年8月,英、法、美、荷四國軍隊從橫濱出發(fā),于九月初抵達下關,并攻擊下關海峽沿岸炮臺,打擊攘夷派,欲使其屈服。
最后下關炮臺被攻陷,無奈提出議和,日方答應賠款,允許外國軍艦自由通過下關海峽。
事實教訓了倒幕派不再盲目排外,轉而利用外國先進技術來推動本國進步,并全力倒幕,對日本未來具有啟蒙作用。
山口縣下關古名“赤間關”,“間”日語漢字發(fā)音是“馬”,故“赤馬關”簡稱“馬關”。
1895年4月,中國清政府和日本在此簽訂條約,在清日和談官方文書中,清政府稱此地為”馬關“,日本稱此地為”下關”,和談條約也被雙方分別稱為《馬關條約》和《下關條約》,規(guī)定大清向日本賠款白銀兩億兩,并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
因此這里成為中國人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痕。
角島是下關地區(qū)碧藍海水環(huán)抱的島嶼,被指定為北長門海岸國家公園,標志性建筑是角島大橋和角島燈臺,并以此連接九州島,與外界融為一體。
福德稻荷神社是豐浦町海邊一座引人矚目的朱色鳥居神社,通常人們在這里祈禱開運,生意興隆,航海安全等,它的特點是“千本鳥居”,通過這些鳥居隧道可以看到下關美麗海景,景色絕佳。
關門橋是一座1973年建成通車,連接本州與九州的大吊橋,橋長1068米,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關門海峽為本州西端與九州北端之間的水域,瀨戶內海的西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通過海峽兩邊島嶼顯得若即若離。
1186年建成的大歲神社是古代日本武士祈禱戰(zhàn)爭勝利的場所,它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100級以上的階梯,使得整座建筑雄偉壯觀,美不勝收。
到了下關,海峽夢之塔是不得不去的地方,登上這座高達143米的高塔,下關市和關門海峽一覽無余,遠處對馬海峽隱約可見。
同時它又被稱為“戀人圣地”,清雅的環(huán)境和別致的氣氛讓它成為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絕佳場所。
日本下關的美食當然以海產品為主,而河豚尤為突出。
在日本各地均有河豚魚,但最出名的當屬山口縣的下關。
這里盛產河豚魚,有“河豚之鄉(xiāng)”的美譽。
虎河豚便是當地特產,河豚料理便是起源于此。
在日本自古就有吃河豚的傳統(tǒng),然而河豚有劇毒,稍有不慎就會有生命之險。
日本人經過代代研究,有相當嚴格和科學處理方式,并且有相關法律,規(guī)定從事河豚餐飲業(yè)必須通過國家“河豚庖丁師考試”,持有經政府批準的營業(yè)執(zhí)照方可上崗開業(yè),從而保證河豚餐飲的安全。
除去河豚外,這里特色餐飲還有瓦蕎麥面、嚴流燒、明太子等等。
瓦蕎麥面是下關川棚溫泉的著名面食,它用燒熱的瓦來做盤子,蘸上獨特的湯料,一口下去,香脆可口,十分美味。
嚴流燒,形似銅鑼燒,以白色豆餡為原料,配上綠茶美味可口。
“辛子明太子”是用辣椒和各種調味料腌制過的明太魚的魚卵,深得日本國民的喜愛,而它的發(fā)祥地就是下關。
將它和米飯或意大利面拌在一起吃,是一種普遍的料理方式。
眾多的知名景點,以及誘人的美食,使得山口縣下關市成為日本少有的旅游圣地。
每年約有700萬人以上的境內外游客來此觀光,品嘗地道的河豚料理。
這當中中國人就占很大的比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天的下關已是日本發(fā)展內外友誼的橋梁。
曾為中日兩國友好作出卓越貢獻的廖承志先生紀念碑就坐落在下關市火山公園,彰顯廖承志先生為中日友好所建樹的豐功偉績。
雖然一直以來日本政界不乏敵視中國和韓國的政客,但雙方民間卻始終保持密切往來,而下關獨特的地理位置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人際還是經貿總能不斷的代代延續(xù)。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