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數據分析提升速賣通店鋪
所謂的數據分析,就是把一堆雜亂的信息用帶有邏輯的方式去思考,把隱藏信息間的規(guī)律提煉出來。
對于速賣通平臺而言,數據就是平臺給賣家的成績單。
成績好平臺分配的資源就更多。
同時,數據也是平臺給買家的調查表,根據結果引導平臺的市場方向。
從市場分析角度來說,選品、打造爆款、直通車、營銷活動、運營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數據,數據就是賣家經營的依據。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調整產品的格局、標題以及相關的優(yōu)化策略,數據分析也是提升店鋪最科學有效的方法。
所謂的“數據”,具體指哪些數據呢?我們又怎么去分析呢?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地介紹一下。
一、實時風暴實時風暴分為實時概況、實時營銷兩項。
通過實時風暴可以及時了解店鋪流量的變化,判斷商品信息優(yōu)化、營銷活動等調整帶來的直接效果,還可以在流量集中的時段,調整產品上傳時間、客服工作時間及直通車投放時間。
實時風暴為我們提供了哪些有用數據呢?每個行業(yè)其實訪客訪問行為都不太一樣比如在訪問時間上,如果店鋪經營的是歐美服裝,訪客基本在美國時間早上9點到中午11 點的時候數量是最多的。
但是咨詢了幾個賣 3C 和家具生活類用品的賣家,訪客數量基本都是在晚上8點到 10 點時候最高。
另外,在實時分析下面還有每個產品的曝光量、訪客數、成交訂單數、購物車數量、收藏數量。
我覺得這個才是這個欄目中我們需要關注的核心店。
下面拋幾個問題給大家思考:(1) 有曝光量但是沒訪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有訪客數但是訂單不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 有訪客、有曝光、有收藏,但是沒人下單是什么原因?(4) 收藏量非常高,為什么沒人下單?(5) 購物車非常多,但為什么成交訂單數量不多?(6)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分析過原因,是否有去對比下同行產品為什么比我們的要好?這幾點問題大家認真分析一下都會明白其中的緣由,只是很多人存在著惰性,不愿意做出改變而已。
1.經營分析訪客地域分布店鋪初期重點關注的是訪客地區(qū)分布圖,為用戶人群畫像,將客戶群體細分。
訪客地區(qū)分布在美國、俄羅斯、烏克蘭、日本、智利、墨西哥、以色列、西班牙、荷蘭、愛沙尼亞等國家和地區(qū)。
因為店鋪風格是偏向歐美國家,所以美國地區(qū)的訪客自然比較多。
很多人店鋪風格不明確,導致店鋪沒有特色,目前平臺倡導店鋪應該小而美 (專業(yè)),如此一來更應該注重店鋪整體的風格。
雜貨鋪的特點:價格競爭為主,訪客回頭率低。
小而美店鋪的特點:品牌 + 服務,用戶黏性高。
訪客地域分布功能主要是方便賣家監(jiān)測自己店鋪產品的客戶國家,如果店鋪風格偏向于俄羅斯客戶,那判定店鋪成功的唯一標準就是訪客比例。
2.成交分析速賣通店鋪的成交分析功能由兩部分組成:成交概況和波動分析(1)成交概況。
店鋪的行業(yè)排名:速賣通會根據店鋪支付成功的金額情況,按照最近 30 天以內支付成功的金額在同行、同城中的比例進行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業(yè)排名改為二級行業(yè),在舊版本的商鋪概況里屬于一級行業(yè),但是由于一級行業(yè)在很多情況下比較寬泛,拆分到二級行業(yè)對維度的定位相對具體且合理。
同時,把因風控關閉訂單金額的統(tǒng)計做了不同級別的調整,新舊版本整體不會有太大差別。
成交概況是由一組公式構成:支付金額 =訪客數x瀏覽- 支付轉化率客單價整個公式構成支付金額,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組成,支付金額的漲幅和跌幅可以由這三組數據得出,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知道如果要提升商品的支付金額,通過提升訪客數、支付轉化率、客單價這三種途徑達到提升支付金額的目的。
比如,提升店鋪20%的訪客量,在支付轉化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支付金額相應也提升 20%。
當然如何提升數據,可根據每個店鋪的自身情況,來決定我們的運營方式側重點。
提升訪客數、支付轉化率或者客單價,它們的運營策略是不一樣的。
訪客量,簡單來說就是引流,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 Facebook、P4P、聯(lián)盟引流。
瀏覽轉化率一般是通過老客戶的營銷,新客戶的優(yōu)惠券發(fā)放來提升的。
客單價一般的營銷方式是做相關的觀點營銷,或者對應的優(yōu)惠券。
(2) 成交波動分析。
首先,在一定訂單量的基礎上,才需要做波動分析。
建議最近30 天支付訂單30 筆以上時再做波動分析,否則波動受單個買家、訂單的影響很大,數據較少的情況下分析結果可靠性不高。
其次,波動超過一定范圍時,才需要引導分析波動原因。
整體波動 10%以內不代表沒有異常,根據賣家店鋪的實際情況判斷,在各維度下某個值波動超過 10%,也會有引導。
例如,整體波動 3%,但 US 波動 15%,建議分析該國家 (US)的波動。
成交波動分析的原因和思路如下:在有波動的前提下先找店鋪自身的原因,再考慮整個行業(yè)引起的原因,如果方向錯誤,很容易導致后面的分析進入誤區(qū)使我們無法進行相關的運營策略調整。
如果是店鋪的原因,可以通過公式找到流量、轉化、客單原因。
3通過維度拆解,找到國家、平臺、商品等主要原因,一般以找到商品為最終目的,也可直接通過商品維度切分找到原因,具體原因因店鋪而異。
單維度拆解分析,通過成交公式,找該維度的原因。
商鋪流量來源商鋪流量來源可以查看店鋪內流量構成,每個渠道流量占比以及走勢,可以幫助賣家了解店鋪流量來源以及如何優(yōu)化提升店鋪流量。
賣家可以查看最長時間段為最近30天的流量來源、流量來源分布以及在詳細數據報表中可以查看近 30 天每個渠道的趨勢。
賣家也可以通過自定義時間選擇最近 30 天內的某一天來查看這天的效果,方便賣家在某一天進行了引流操作后查看效果(例如:參加活動、付費推廣、優(yōu)化標題關鍵詞等)。
流量涉及兩個詞:PV (Page View):訪問量,即頁面的訪問量或點擊量。
·UV (Unique Visitor):獨立訪客,訪問您網站的一臺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
如果站內搜索不能排名前三,那說明店鋪是亞健康的。
下面詳細介紹各個渠道流量來源:(1) 直接訪問:A 客戶在店鋪買了產品,收到后非常滿意,把產品鏈接發(fā)給他朋友 B,B客戶通過鏈接直接購買。
(2) 站內其他:比如關聯(lián)營銷流量等(3)站內搜索:買家通過關鍵詞搜索直接點擊產品頁面比例。
一般通過這種方式來的客戶目標性非常強。
例如,買家要買件雪紡連衣裙,打開速賣通首頁,搜索框中直接輸人 chiffon dress 關鍵詞進行搜索,在頁面第一頁看到一款合適的連衣裙便立即下單購買。
(流量來源:站內搜索)(4)類目瀏覽:買家大部分都屬于無意識瀏覽,對于產品沒有目標性。
這類客戶對于店鋪的跳失率比較高,針對此類客戶我們需要把重點放在產品圖片以及詳情頁的優(yōu)化上。
例如,買家想要給自己買雙靴子,但還不確定哪款好看。
打開首頁,選擇類目CATEGORIES - Bag&Shoes - Men's boots,看中一款鞋子,立即下單購買。
(流量來源:類目瀏覽)(5) 活動:買家閑來無事,上 AE 看下,進首頁的時候就看到活動海報上寫著:Super Deal,Up to 99.99% of (超值交易,優(yōu)惠高達99.99%),草帽的折后價0.1美元,速來搶購。
(流量來源:促銷活動)(6)直通車:按點擊付費的引流方式。
(7) 收藏夾:前幾天收藏了幾款店鋪的產品,快“雙 11”了,趕緊去看看有沒有打折的貨物,上 AE,點開收藏夾瀏覽產品。
(流量來源:收藏夾)(8) 購物車:買家逛了店鋪,發(fā)現幾款不錯的產品,并且添加到了購物車,結賬時發(fā)現錢不夠或暫時還沒確定是否下單,之后可以從購物車點開產品。
(流量來源:購物車)(9)站外總計:用習慣了 Google,直接在 Google 搜索,站外總計一般都是通過速賣通聯(lián)盟營銷或者自己站外推廣,比如 Facebook、EDM 等,這里可以檢測我們的站外推廣能力。
不同的流量轉化率有所不同,按轉換由高到低且可以這么排序:活動(便宜) >直接訪問 (老顧客) >站內搜索>直通車>站外推廣 (SNS)。
4.店鋪裝修要想進行裝修效果分析,可以查看在最近30 天內哪些天做過店鋪裝修,裝修后店鋪的流量、訪問深度、訪問時長及跳失率的變化,以此來衡量店鋪裝修效果。
裝修的作用僅僅在于店鋪的首頁,一般訪客訪問習慣:通過搜索功能進入產品頁面,如果對產品感興趣,可能會去其他產品頁或者店鋪首頁看下一個產品如此循環(huán)。
那店鋪裝修則是店鋪第一個產品到第二個產品的橋梁,還是比較重要的。
5.商品分析賣家通過商品分析可以經常查看商品曝光量、瀏覽量、訪客數、加購物車數、成交轉化率、訂單數等,偶爾也要看看產品收藏量。
賣家要通過分析,思考這些數據所反映出的問題,想想這些數據能帶來的邏輯映射。
“商品分析界面”,商品效果排行不僅可以從時間、行業(yè)維度進行分析,還可以從國家維度查看數據。
新增的高級搜索功能可更靈活地進行商品數據的篩選與分析,高級搜索功能展開。
速賣通商品流量來源去向分析可幫助賣家了解自己店鋪內熱門商品流量的來源去向,以及商品投 P4P(Proactive network Provider Participation for P2P)帶來的流量。
該功能為賣家提供了最近 15 天的數據分析結果,賣家也能查看最近30 天瀏覽量 TOP 商品的來源去向。
同時,商品分析還提供了數據預覽和下載功能,賣家可下載數據到本地進行分析。
通過去向分析和來源明細,可以給賣家指引方向,利于總結經驗和問題,并獲取精準營銷的實際數據支撐。
商品分析下面還有每個產品的曝光量、訪客數、成交訂單數、購物車數量、收藏數量的詳細數據,這才是本模塊中需要我們關注的核心點。
三、行業(yè)情報行業(yè)情報分為行業(yè)概況和藍海行業(yè)。
1.行業(yè)情報-行業(yè)概況行業(yè)概況包括周數據、月數據和季度數據三個方面,含有行業(yè)數據、行業(yè)趨勢和行業(yè)國家三個維度。
一般使用這個工具主要是分析目前整個行業(yè)的大趨勢。
比如夏季有哪些產品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雪紡衫的情況。
選擇好后,點擊“確定”按鈕就可以看到整個行業(yè)目前是處于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最近90 天平均訪客數占比是20.32%,這個比例的計算是根據產品上一級類目來進行比較的,雪紡衫上衣類目是女裝。
也就是說雪紡衫在整個女裝行業(yè)的訪客占比是 20% 以上,5 個人就有一個人是想要購買雪紡衫的。
再看看其他女裝下的類目,例如外套/大衣行業(yè)下的數據。
在外套、大衣這個類目下,雖然訪客數占比差不多,但是成交額占比、瀏覽量占比等各種數據已經開始出現下滑,畢竟現在是夏天,如果想要近期提升店鋪數據,應該選擇趨勢產品。
2.行業(yè)情報一-藍海行業(yè)藍海指的是未知的、有待開拓的市場空間。
藍海行業(yè)指那些競爭尚不大但又充滿買家需求的行業(yè)。
所以,藍海行業(yè)充滿新的商機。
平臺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藍海行業(yè)以供參考。
在藍海行業(yè)下面還有藍海行業(yè)細分,在這里可以通過篩選,查找特定行業(yè)下的藍海行業(yè)。
查看行業(yè)詳情”。
可以查看該行業(yè)的相關數據、趨勢以及國家分布。
3.選品專家(通過數據分析選品)選品專家以行業(yè)為維度,提供行業(yè)下熱賣商品和熱門搜索關鍵詞的數據,讓您能夠查看大量豐富的熱賣商品資訊,并多角度分析買家搜索的關鍵詞。
您可以根據選品專家提供的內容調整產品,優(yōu)化關鍵詞設置。
選品專家中具體細分為熱銷、熱搜、潮流趨勢三個板塊,其中潮流趨勢平臺暫時取消。
選品專家工具通過圖形來標示數據關系,比較形象直觀。
在確定了店鋪上傳什么樣的產品以后,賣家通過這個工具可以快速知道目前該行業(yè)下哪些是熱銷品。
點擊代表行業(yè)的圓圈,可以進入該行業(yè)下的銷量詳細分析。
blouse 行業(yè),進人 blouse 銷量詳細分析界面,包括三個方面:TOP 關聯(lián)產品、TOP 熱銷屬性和熱銷屬性組合,通過這些方面的分析賣家可以根據屬性組合結合供應情況進行選品。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為: 材質為 polyester、袖長為 full、常規(guī)款的 blous是目前最熱銷的產品。
據此,我們可以輕松找到適銷對路的產品。
同樣,通過熱搜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客戶最近搜索的關鍵詞及屬性。
四、搜索詞分析選擇產品的關鍵詞方式很簡單,“熱搜詞 +飆升詞+零少詞”組合,這樣可以全面兼顧用戶的搜索習慣。
1.搜索詞分析搜索詞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收集:數據縱橫一-搜索詞分析;Ebay,Amazon,Wish等跨境電商網站;利用 Watch editem,Google Adwords 等工具;搜索引擎選詞;平臺買家首頁和搜索頁。
2.如何利用數據分析寫標題賣家可以在熱搜詞中下載行業(yè)最近30天的原始數據 (Excel表格),因為下載下來的Excel 表格里面的數據是文本格式的,首先要轉化成數字,選擇任一有數字的單元格,按Ctrl +A 組合鍵全選表格,然后點擊表格中的感嘆號,將表格轉化為數字。
在 Excel 表格里面插人一列“成交轉化指數”,用搜索指數乘以成交轉化率,得到成交轉化指數,按降序排列。
賣家可以按照表格中的排序,選擇適合自己產品的標題關鍵詞 (成交轉化指數高競爭指數相對較小)。
一般建議大家著重在搜索指數和成交轉化率上。
搜索指數越高,代表當下該類目產品行情越好,成交轉化可以從側面總結出競爭賣家數量。
我們可以盡量尋找搜索指數高但是競爭指數相對來說不高的產品。
賣家需要注意的是,在選詞時要避開“品牌詞”(是否品牌原詞下標注為 Y的關鍵詞),篩選出的詞在主頁面試著搜索下,查看匹配度是否適合自己的產品。
撰寫產品標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 單復數詞用復數比較好一些。
(2) 不是英語但是是英文字母的一些詞可以放在標題尾部作為流量詞。
(3) 有些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以搜索查看是否屬于自己產品的類目(4) 標題前半部分要清楚地表達出產品,否則無線端標題只展示前半部分,對點擊率有影響。
(5) 各種詞順序可調,但盡量要使標題讀起來通順。
(6) 部分流量詞可以填寫到自定義屬性中。
相關的名詞解釋如下:曝光量:指商品在搜索結果列表頁和按照類目瀏覽列表中被買家看到的次數(網頁上的顯示次數)。
瀏覽量:指買家點擊進入商品詳細描述頁面,瀏覽商品的次數(網頁上的點擊次數)。
UV:Unique Visitor,獨立訪客數,訪問店鋪的一個獨立 IP 為一個訪客。
PV:Page View,頁面瀏覽量或點擊量,用戶每次刷新就會計算一次PV/UV:平均訪問深度,數值越大則買家頁面停留時間越長,購買意向越強。
搜索人氣:搜索該關鍵詞的人數經過數據處理后得到的對應指數。
搜索指數:搜索該關鍵詞的次數經過數據處理后得到的對應指數。
點擊率:搜索該關鍵詞后并點擊進入商品頁面的次數。
成交轉化率:關鍵詞帶來的成交轉化率。
競爭指數:供需比經過指數化處理的結果。
供需比:所選時間段內每天關鍵詞曝光的最大產品數/所選時間段內每天平均搜索人氣。
該值越大競爭越激烈。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