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進口商品的清關流程
印度出臺了對外貿易政策的新指導方針,在開始進出口活動之前,需要向外貿總監(jiān)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Direct or General of Foreign Trade)進行進出口商注冊。
每個進出口商都會根據自己的常設賬號收到賬號(PAN)簽發(fā)的進出口商代碼(IEC)。
實踐中,進口商品的清關流程大致如下:1、船只呼叫這一步將由航空公司或航運公司完成,無需進口商參與。
2、進口艙單(IGM)歸檔承運人應在貨物到達前申報進口艙單(海運單).空運)或載貨清單(陸路運輸)。
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tǒng)。
(EDI)申報電子載貨清單的,應當在到達前30日提交;非電子載貨清單;EDI該模式應在到達前12小時提交。
該文件將包括船舶進口貨物的詳細信息。
3、后續(xù)查驗審查進口艙單并核實相關文件后,海關當局將批準船舶進入,并為艙單指定一份IGM編號,并允許船長登陸卸貨。
4、托管人的監(jiān)管權船到達后,貨物由托管人保管,直至清關程序結束。
5、歸檔入境清單貨物進口商應在貨物到達前或之前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tǒng)(EDI)提交入境清單,主要包括商品描述、價值、數量、減免提示、海關稅則號,是進口貨物的主要申報單據。
目前,印度主要港口海關大多有EDI,但如果是通過非EDI提交入境清單的方式,一般進口貨物還應提供以下附件,包括:簽名發(fā)票、包裝清單、海運提單/提貨單/空運單;GATT估價申報表;進口商/海關銀行申報單;信用證(必要時);保險單據;進口許可證(必要時);工業(yè)許可證(必要時);測試報告(必要時);原產地證書(如適用優(yōu)惠稅率);目錄、詳細的技術規(guī)格、相關文獻(貨物系機械設備)、提供機械設備零件或化學品)。
在入境清單中,進口商需要確定應繳納的關稅和稅款,以確保商品分類.商品價值.適用稅率等正確。
進口商在批準進口清單時,必須支付印度海關電子日期交換系統(tǒng)的費用(ICEDIS)中輸入的GST和關稅。
一旦輸入ICEDIS,它將生成一個項目編號。
進口商應向港口當局提交入境清單、完稅證明等證明文件,以便當局頒發(fā)許可證。
海關收到進口報關單后,將與進口艙單或載貨清單進行比較,審核單.估價。
申報一致且文件齊全的,海關將接受申報。
6、交貨在向港口當局表明通關后,進口商可以收貨。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