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美等多國發(fā)生罷工的原因來了!
除了擁堵之外,歐洲、亞洲和北美主要港口的罷工也成為托運人面臨的另一個挑戰(zhàn)。
英國是最新一個處于潛在港口罷工邊緣的國家。
這可能會嚴重影響英國兩個主要港口菲利克斯托和利物浦的航運。
有趣的是,港口罷工已經(jīng)蔓延到德國等國家,在過去30年里,這些國家沒有發(fā)生過罷工。
但為什么在航運業(yè)賺取巨額利潤的時候,港口工人卻放下了工作?。
本周內(nèi),德國Hapag Lloyd航空公司表示,預計2022年全年利潤將在175億美元至195億美元之間,比5月份的預測高出50億美元。
在港口方面,尤其是從一些碼頭運營商的財務報告來看,前景也令人垂涎。
HHLA是一家在歐洲主要港口運營的碼頭運營商,在2021財年的收入增長了12.7%,達到14億美元。
在這些港口罷工中,詢問在這個特殊的合同談判周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是很重要的。
“他們罷工只是為了讓消費者感到不安嗎?由于庫存被困在港口,消費者最終要為商品支付更多的錢。
”沒有。
他們罷工是因為……供應鏈領(lǐng)域的作家和搜索引擎優(yōu)化專家安東尼·米勒在領(lǐng)英上寫道。
米勒以菲利克斯托為例,認為即使碼頭工人加薪,也與通貨膨脹率不成比例。
例如,碼頭工人今年得到了5%的加薪,但英國的通貨膨脹率約為11.9%。
這意味著工資減少了大約6%。
與此同時,費利克斯托碼頭和鐵路公司向大股東支付了近1億英鎊來慶祝他們的利潤。
顯然,現(xiàn)在是大公司開始與員工、而不僅僅是股東分享財富和成功的時候了。
”。
本文內(nèi)容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zhuǎn)載請注明,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