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約翰斯是哪個國家的?(一文詳解加拿大各大城市)
加拿大幅員遼闊,國土面積998萬平方公里,僅次于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
全國有10個省:不列顛哥倫比亞(俗稱BC省或卑詩省)、阿爾伯塔、薩斯卡徹溫、曼尼托巴、安大略、魁北克、新不倫瑞克、新斯科舍、紐芬蘭與拉布拉多以及愛德華王子島;加拿大全國還有3個區(qū),分別是:育空、西北和努納武特。
因為地廣人稀,加拿大即使大城市里的高樓大廈也不如國內(nèi)一、二線(甚至三線)城市多,被網(wǎng)友親切地戲稱為農(nóng)村,比如第一大城市多倫多被昵稱為“土狼屯”,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為“蒙村”,溫哥華“溫村”......各種“村子”不一而足。
其實,加拿大的名字CANADA,原意也就是村莊的意思,從1535年歐洲人踏足,到建立聯(lián)邦制國家的154年,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并沒有改變多少加拿大的自然生態(tài)和原始風(fēng)貌,處處綠水青山,叫“村”倒也名副其實。
“加拿大(Canada)”這個名稱據(jù)信來自于原住民(又稱第一民族)休倫-易洛魁人(Huron-Iroquois)的“卡納塔(Kanata)”一詞,意思是“村莊”或“定居點”。
1535年,兩名原住民青年向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亞(Jacques Cartier)講述了通往卡納塔的路線,他們實際上是指現(xiàn)今魁北克市所在地的一個16世紀(jì)圣勞倫斯河流域易洛魁人的村莊Stadacona(斯塔達科納)村,卡蒂亞于是不僅用“加拿大”一詞代表了那個村莊,還命名了由當(dāng)?shù)厝耸最I(lǐng)唐納科納(Donnacona)控制的整個地區(qū)。
因為地廣人稀,加拿大即使大城市里的高樓大廈也不如國內(nèi)一、二線(甚至三線)城市多,被網(wǎng)友親切地戲稱為農(nóng)村,比如第一大城市多倫多被昵稱為“土狼屯”,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為“蒙村”,溫哥華“溫村”......各種“村子”不一而足。
其實,加拿大的名字CANADA,原意也就是村莊的意思,從1535年歐洲人踏足,到建立聯(lián)邦制國家的154年,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并沒有改變多少加拿大的自然生態(tài)和原始風(fēng)貌,處處綠水青山,叫“村”倒也名副其實。
“加拿大(Canada)”這個名稱據(jù)信來自于原住民(又稱第一民族)休倫-易洛魁人(Huron-Iroquois)的“卡納塔(Kanata)”一詞,意思是“村莊”或“定居點”。
1535年,兩名原住民青年向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亞(Jacques Cartier)講述了通往卡納塔的路線,他們實際上是指現(xiàn)今魁北克市所在地的一個16世紀(jì)圣勞倫斯河流域易洛魁人的村莊Stadacona(斯塔達科納)村,卡蒂亞于是不僅用“加拿大”一詞代表了那個村莊,還命名了由當(dāng)?shù)厝耸最I(lǐng)唐納科納(Donnacona)控制的整個地區(qū)。
這個名字很快被應(yīng)用到更大的區(qū)域。
1547年的地圖將圣勞倫斯河以北的所有地區(qū)都稱為加拿大。
卡蒂亞也稱圣勞倫斯河(St. Lawrence River)為“加拿大河”,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到1600年代初期。
到1616年,盡管整個地區(qū)被稱為新法蘭西,但加拿大河和圣勞倫斯灣沿岸地區(qū)仍被稱為加拿大。
隨著探險家和皮草貿(mào)易商向西和向南不斷開疆拓土,這個被稱為加拿大的地區(qū)隨之?dāng)U展。
在1700年代初期,這個名稱指的是法國人在北美占有的所有土地,包括現(xiàn)在的美國中西部地區(qū)、一直到最南端的路易斯安那州。
加拿大的名稱首次被官方正式使用是在1791年,當(dāng)時魁北克被劃分為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兩塊殖民地。
1841年,兩塊殖民地合并為加拿大省,1867年聯(lián)邦成立,北美最古老的商業(yè)街區(qū),是濃縮的法蘭西風(fēng)情,活的明信片,這里春夏秋冬皆可入鏡。
漫步鵝卵石街道,瀏覽精品店里的各種魁北克特色紀(jì)念品,吃喝玩樂處處體現(xiàn)出地道的魁北克味道。
400多年的歲月,沒有使小尚普蘭區(qū)褪色,反而歷久彌新,處處煥發(fā)著迷人的風(fēng)采。
無論是那高高的樓梯,還是坐在小凳子上為您畫像的畫家,亦或是甜品店里的一小勺楓糖漿,都讓人流連忘返。
那么加拿大十省三區(qū)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呢?。
1.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 BC):全稱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字面意思就是英國人的哥倫比亞。
卑詩省的簡稱源于其英文縮寫B(tài)C的譯音。
位于BC省首府維多利亞市的皇家不列顛哥倫比亞博物館成立于1886年,檔案館建于1894年,2003年兩個機構(gòu)合并,成為700萬件BC省藝術(shù)、自然與人類歷史珍品的家。
博物館里設(shè)有多個展廳和特色收藏,從原住民到英國皇室用品,讓人目不暇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里舉行的各種活動,參與者可以通過活動把自己變?yōu)檎褂[的一部分,比如在北美第二大唐人街穿行,吃中餐,聽中國音樂,或者置身某一個電影場景,變成路人甲路人乙等。
博物館通過收藏、研究、展覽等活動啟發(fā)、激勵、教育民眾了解歷史、熱愛藝術(shù)與自然。
現(xiàn)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南部地區(qū)原來就叫“哥倫比亞”。
探險家西蒙·弗雷澤(Simon Fraser)將中部地區(qū)命名為“新喀里多尼亞”。
為避免與南美的哥倫比亞和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島混淆,1858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時,維多利亞女王將其命名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卑詩省。
卑詩省1871年7月20日成為加拿大聯(lián)邦成員。
卑詩省面積94.47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515萬人(2021年),是加拿大第三大省。
省會維多利亞(Victoria)風(fēng)景秀麗;第一大城市溫哥華(Vancouver)是加拿大的“亞太門戶”,亞裔人口眾多,華人47.5萬人 ( 來源:2016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
2021 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將于2022年2月公布 ),占全市總?cè)丝诘?9.6%。
2. 阿爾伯塔省(Alberta, AB):源于維多利亞女王的第四個女兒阿爾伯塔公主。
該省以維多利亞女王的第四個女兒路易絲·卡羅琳·阿爾伯塔公主命名。
1882年,阿爾伯塔最初建立時是隸屬于西北地區(qū)的一個行政區(qū)。
1905年9月1日,阿爾伯塔省正式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成為一個省的時候,該名稱得以保留。
阿爾伯塔省面積66.18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443.6萬人。
阿爾伯塔是加拿大的石油能源庫,石油儲量占全國的80%,天然氣儲量占全國的90%。
省會埃德蒙頓(Edmonton),是北美最北的大城市,號稱“北方之門”、“加拿大油都”。
該省的主要城市還有卡爾加里(Calgary),在當(dāng)?shù)赜〉诎舱Z中意為“清澈流動的水”,被稱為“能源之都”。
3.薩斯卡徹溫省(Saskatchewan, SK):湍急的河流。
“薩斯卡徹溫”名字源于原住民克里(Cree)語“Kisiskatchewanisipi”,意思是“湍急的河流”,這也是薩斯卡徹溫河名字的由來。
其現(xiàn)代的英文拼寫方法始于1882年,那一年薩斯卡徹溫成為西北地區(qū)的一個行政區(qū),1905年9月1日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成為一個省。
薩斯卡徹溫省面積65.1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117.8萬,省會里賈納(Regina),意為“女王”,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命名。
該省農(nóng)業(yè)收入居全國第一,小麥產(chǎn)量占全國的54%,是加拿大乃至世界的糧倉。
4. 曼尼托巴省(Manitoba, MB):“曼尼通”的鼓聲,寓意“偉大的精神”。
“曼尼托巴”的名稱起源于原住民克里族詞語“Manito-wah-paow”,它描述了曼尼托巴湖在其中心附近明顯收窄的特征,該處湖水撞擊巖石發(fā)出的聲音,猶如有神奇力量的法師做法時強大的“曼尼通(Manitou)”的鼓聲,土著人認(rèn)為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所以“曼尼托巴”寓意為“偉大的精神”。
1870年7月15日加入聯(lián)邦時,梅蒂斯(Métis)族領(lǐng)袖路易·瑞爾(Louis Riel)建議把這個省命名為曼尼托巴,選定的理由是其悅耳的讀音及其與該地區(qū)原住民的聯(lián)系,由時任加拿大總理約翰·麥克唐納爵士(SirJohn A. Macdonald)正式公布,曼尼托巴成為加拿大的第五個省。
曼尼托巴省位于加拿大中部,面積64.8萬平方公里,人口138萬(2021年),省會溫尼伯(Winnipeg)位于紅河與阿西尼博因河交界處,有“西部草原門戶”之稱。
許多華人熟悉的加拿大民歌《紅河谷》(Red River Valley),就誕生在曼尼托巴省的紅河一帶。
5. 安大略省(Ontario, ON):美麗的湖。
“安大略“一詞源于原住民易洛魁人的印第安語“kanadario”,意為“美麗的湖”或“閃閃發(fā)光的水”,原指五大湖區(qū)的東端和北部,有記錄的安大略名稱最早出現(xiàn)于1641年。
早期英國移民最初將包括現(xiàn)在的魁北克、安大略和美國部分地區(qū)的土地都稱為魁北克,1791年,魁北克被分為圣勞倫斯河上游的、講英語的上加拿大,和圣勞倫斯河下游的、講法語的下加拿大,就是后來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
安大略省1867年7月1日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是最初組建聯(lián)邦的四個省之一。
安大略省面積107.6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1475萬,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經(jīng)濟最強的省份。
安省省會多倫多(Toronto)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在印第安語中意為“匯集”,這里的確也匯集了來自世界160多個國家的移民,現(xiàn)有華裔63萬人,占全市總?cè)丝诘?0.8%,是華人最多的加拿大城市。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Ottawa)在安大略境內(nèi),與隔渥太華河相望的魁北克省的加蒂諾(Gatineau)構(gòu)成首都地區(qū),是加拿大的政治中心。
“渥太華”這個名字源于同名的原住民阿岡昆語一詞Odawa,意思是“交易(to trade)”。
安大略省旅游景點眾多,世界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和千島湖都位于安省和美國交界處,每年吸引大批的全球游客。
6. 魁北克省(Quebec, QC):河流變窄的地方。
“魁北克”一詞在原住民阿岡昆語中意為“河頸”或“河流變窄的地方”,最初僅指現(xiàn)在魁北克市所在地,加拿大自治領(lǐng)(Dominion of Canada)成立后代表魁北克省。
魁北克的前身為法國的新法蘭西殖民地,歷史上魁北克省曾有過多個名稱:加拿大、新法蘭西、下加拿大和加拿大東部。
根據(jù)考古研究,魁省境內(nèi)人類活動始于一萬年前,最早系通過白令陸橋遷徙至北美大陸的亞洲人種,后逐漸形成因紐特人及易洛魁、阿岡昆等美洲印第安人。
最早來到魁北克的歐洲探險家卡蒂亞(Jacques Cartier)于1534年到達現(xiàn)在魁省北部的加斯佩(Gaspé)地區(qū),1535年航入圣勞倫斯河。
1608年,法國人尚普蘭(Samuel de Champlain)在魁北克城建立了首個永久殖民地,此后100多年間法國移民以魁北克為中心逐漸控制了整個加拿大。
可以說,加拿大的歷史始于魁北克,早期殖民者從這個“河流變窄的地方”扼守住了從寬闊的大西洋通向浩瀚的五大湖的航道,走進了北美腹地,開啟了北美歷史的新篇章。
1867年7月1日,魁北克省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是最初組建聯(lián)邦的四個省之一。
魁省位于加拿大中部偏東,面積154萬平方公里,人口857.6萬(2021年),是加拿大第二大省,也是加拿大唯一官方語言為法語的省份。
省會魁北克城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歷史文化名城,是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第一座北美城市。
蒙特利爾(Montreal)是魁省第一大城市,現(xiàn)有人口424.7萬人,約有10萬華人,占城市總?cè)丝诘?.2%。
蒙特利爾是世界上除巴黎之外的第二大法語城市,是世界性法語文化中心,北美的浪漫之都,加拿大的旅游勝地。
7. 新不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 NB):紀(jì)念英王喬治三世不倫瑞克公爵。
新不倫瑞克省最初是新斯科舍省的一部分,后來被分開,于1784年建省,以紀(jì)念時任英國君主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因為該省成立時國王喬治三世擁有德國不倫瑞克公國,有不倫瑞克公爵的頭銜(Duke of Brunswick)。
鑒于不倫瑞克公國和英國國王的徽章上都有金獅圖案,新不倫瑞克省的省徽上的金獅,象征著該省與德國不倫瑞克公國和英國的雙重聯(lián)系。
新不倫瑞克省是1867年7月1日最早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的四個省份之一,是加拿大唯一的官方語言是英法雙語的省份。
新不倫瑞克省面積7.29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78.2萬,其中英語人口約占65%,法語人口32%,是僅次于魁北克法語人口第二多的省份。
省會弗雷德里克頓(Fredericton),其名稱取自英王喬治三世次子的名字。
新省河流縱橫,水路交通方便,該省的圣約翰(St-John)是不凍港。
全省85%以上的土地被森林覆蓋,林業(yè)一直是該省的傳統(tǒng)支柱產(chǎn)業(yè)。
全省旅游景點很多,圣約翰河有“北美萊茵河”之稱;芬迪灣有世界最高的海潮,達15米之高;希迪亞克(Shediac)是世界著名的龍蝦之都。
8. 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 NS):新蘇格蘭。
“新斯科舍”一詞在拉丁語中意為“新蘇格蘭”。
17世紀(jì)初,英王詹姆斯六世將這塊土地授予蘇格蘭的威廉·亞歷山大勛爵,由此得名新斯科舍。
在正式命名之前,第一民族稱其為“米克瑪基( Mi'kma'ki)”,法國人稱其為“阿卡迪亞(Acadia)”,英國人習(xí)慣地將這片土地稱為“新蘇格蘭”。
該省目前仍是蘇格蘭后裔的聚居地,蘇格蘭人約占全省人口97.9萬人的1/4。
新斯科舍省是1867年7月1日最早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的四個省份之一,面積5.53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97.9萬,首府哈利法克斯(Halifax)是加拿大東部沿海最大的城市。
該省瀕臨大西洋,沿海多島嶼(有3809個島嶼),以漁村、海灣風(fēng)光而著名,港口和海灘,昔日的軍事要塞都是游客的打卡地,著名景點有哈利法克斯市、佩吉灣、布雷頓角島(Cape Breton Island)等。
9.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NL):新發(fā)現(xiàn)的土地。
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將約翰·卡伯特(John Cabot)在1497年發(fā)現(xiàn)的這塊地方稱為“新發(fā)現(xiàn)的土地”。
拉布拉多的名字據(jù)信來自亞速爾人喬斯·費爾南德斯(Joas Fernandez),他被稱為“El Ilavorador”,在加泰羅尼亞語中意思是“農(nóng)民”,他是1500年西班牙宮廷探險隊中的一員。
拉布拉多地區(qū)包括該地區(qū)所有北部島嶼。
2001年12月修訂的加拿大憲法中將該省正式命名為紐芬蘭與拉布拉多。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1949年3月31日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面積40.52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52萬,98%以上的人講英語,祖先大多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
該省是世界著名漁場,漁業(yè)是其傳統(tǒng)經(jīng)濟。
圣約翰斯市(St. John’s)是該省的首府,也是加拿大最東面的城市。
10. 愛德華王子島省(Prince Edward Island, PEI):紀(jì)念愛德華王子。
該島最早被第一民族米克馬克人(Mi'kmaq)稱為“ Abeqweit”,意為“搖搖欲墜”。
后來被法國定居者阿卡迪亞人更名為圣讓島(Ile Saint-Jean)。
1763年英法簽署的《巴黎和約》將該島割讓給英國人之后,更名為圣約翰島。
1799年,英國人把該島又更名為愛德華王子島,以紀(jì)念國王喬治三世的四子愛德華王子,即維多利亞女王的父親肯特與斯特拉瑟恩公爵。
愛德華王子島省1873年7月1日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面積5660平方公里,是加拿大面積最小的一個省,現(xiàn)有人口15.9萬,居全國10省之末,但人口密度卻是全國第一,平均每平方公里28人。
該省的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旅游業(yè)、漁業(yè)為主。
省會夏洛特敦(Charlottetown),1864年9月,因為首次討論建立加拿大聯(lián)邦的會議在此舉行,1867年聯(lián)邦協(xié)議在今天的省議會大廈簽署,故該市有“聯(lián)邦搖籃”之稱。
11. 育空地區(qū)(Yukon, YT):大河。
育空地區(qū)的名稱來自原住民語言中“Yu-kun-ah”一詞,意為“大河”或“偉大的河”。
1846年,哈德遜灣公司的大商人約翰·貝爾(John Bell)沿著豪豬河(Corcupine River)順流而下到達育空河(Yukon River),當(dāng)?shù)厝烁嬖V他大河的名字叫“youcon”。
1898年被命名為“育空地區(qū)”,根據(jù)2003年的《育空法案》簡稱“育空”。
育空地區(qū)于1898年6月13日加入聯(lián)邦,面積48.24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4.2萬,首府懷特霍斯(Whitehorse),直譯作白馬。
育空地區(qū)19世紀(jì)末發(fā)現(xiàn)金礦后,出現(xiàn)淘金熱,經(jīng)濟主要靠礦業(yè)和旅游業(yè)。
位于育空地區(qū)克魯恩國家公園(Kluane National Park and Reserve)海拔5959米的洛根山(Mount Logan),是加拿大最高的山峰,登山探險的好地方,也是最大的冰原和北美遺傳多樣性最豐富的灰熊種群的所在地。
依瓦威克國家公園(Ivvavik National Park)是該地區(qū)野生動物的聚居地。
12. 西北地區(qū)(Northw12. 西北地區(qū)(Northwest Territories, NT):顧名思義,對該地區(qū)地理位置的最確切描述。
1870年之前,這一區(qū)域就被稱為西北地區(qū),是對該區(qū)地理位置的準(zhǔn)確描述,從未變過,只不過由于阿爾伯塔省、薩斯卡徹溫省和后來努納武特區(qū)從該地區(qū)分家,其面積大大變小而已。
西北地區(qū)于1870年7月15日加入聯(lián)邦,面積134.6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4.5萬,大部分是原著民。
首府耶洛奈夫(Yellowknife),直譯作黃刀。
西北地區(qū)經(jīng)濟始終依賴自然資源,隨著傳統(tǒng)毛皮貿(mào)易和商業(yè)性捕鯨的衰落,20世紀(jì)中期以來,礦產(chǎn)資源成為西北地區(qū)主要的經(jīng)濟支柱。
西北地區(qū)是加拿大看北極光的最佳地區(qū)之一,每年有長達240個夜晚可能看到北極光,每年秋冬季直至來年初夏都是合適的追尋北極光的季節(jié)。
黃刀市附近有專門為游客打造的帳篷營地---北極光村(Aurora Village)。
13. 努納武特地區(qū)(Nunavut, NU):我們的土地。
在因紐特人的因紐特語中,努納武特意思是“我們的土地”。
努納武特于1999年4月1日從西北地區(qū)單列,為加拿大第三個省級行政區(qū)。
它不但是加拿大聯(lián)邦大家庭中最年輕的一員,也是加拿大最大、最北的行政單位。
努納武特地區(qū)面積209.3萬平方公里,占加拿大領(lǐng)土面積的1/5。
現(xiàn)有人口僅有3.9萬人,85%的居民是因紐特人,這里居住著全加拿大約一半的因紐特人。
該區(qū)人口密度全國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0.018人。
努納武特地區(qū)經(jīng)濟主要依靠采礦業(yè)和旅游業(yè)。
首府易夸魯伊特(Iqaluit),在首都渥太華以北2000公里處,氣候寒冷,一年之中分別有4個月的極晝和極夜。
本文內(nèi)容根據(jù)網(wǎng)絡(luò)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zhuǎn)載請注明,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