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查驗率飆升電商貨清關需警惕注意(什么是貨權查驗)
2023年開年至今,美國海關在貨權問題上的查驗率不斷攀升,即使在貨物資料、品名及實物上投入大量精力優(yōu)化,也會因為貨物“進口商”不是實際貨權擁有者,被美國海關查驗而拒絕入關,一旦查驗判定貨權歸屬問題就可能存在各種清關問題,例如:暫扣、退運、沒收,甚至銷毀。
那么,什么是貨權查驗?如何降低這類風險呢?接下來將一一為您解答!。
什么是貨權查驗。
貨權是指貨物的所有權,美國Tariff Act 1930 section 484規(guī)定,只有真正的貨主才能進口貨物至美國,其他人無權代理進口。
清關方式不同,風險不同。
01。
單票單清 。
單票單清有真實的收件人,貨權清晰,有明確的海關稅單和單獨的海關清關憑證。
單票單清,確保每個客戶的貨物能夠獨立清關,減少了貨物之間的混淆和交叉干擾。
方便管理和處理貨物產生的問題,有利于貨物按時清關,并順利交付給收件人。
例如:傳統(tǒng)貨代拼箱,在目的港清關采用單票單清的方式,每個客戶的貨物單獨進行申報,那么,同一個柜子里的A客戶的貨物有問題,不會對B客戶的貨物產生影響,即不會交叉影響。
相對集貨清關而言,單票清關基本上是零風險,除非賣家自己的貨物有問題,否則,單票清關不會因為別人的貨物有問題而影響你的貨物清關速度,而且單票清關的放行速度也會快很多。
02。
集貨清關。
集貨清關時,因為沒有真實收件人,大多會采用物流公司/貨代申請的進口商(BOND)來進行整票清關,雖然操作便利且能節(jié)省時間和成本,但物流公司/貨代提供的代理進口商畢竟不是貨物的實際擁有者,也不是實際買方,在美國海關和法律面前經不起考核,屬于違規(guī)操作。
以前,集貨清關剛興起時,沒有引起海關的注意,海關官員認為貨物本身沒問題可能就輕松放行了。
但現(xiàn)在,美國海關對于“貨權問題”越來越嚴格,查驗率越來越高。
隨著海關對“貨權查驗”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不合規(guī)操作也變得無處遁形。
遇到查驗時,海關會要求進口商(物流公司/貨代)提供證明A貨物屬于該BOND和該進口商的資料,如果無法證明,那么查驗時間就會非常長,甚至會面臨退運、沒收、銷毀或棄貨的風險,同時也增加了高額的查驗費用/堆場費用,無形中給這個“卷”的物流行業(yè),更添一層霜。
集貨清關的風險相對較大, 如果柜子里面有申報不符的貨物的話, 整個柜子都會被海關扣留,整個柜子里的貨物清關速度會因為某一票問題貨而受到影響。
總結如下:。
賣家如何降低風險?。
貨權查驗,不僅考驗物流公司,同時也在考驗賣家。
需要與時俱進,按新的規(guī)則和秩序去走,才能規(guī)避風險。
目前,避開貨權查驗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明晰貨權、單票單清。
那么,賣家需要自身合規(guī)化,購買BOND清關。
貨權查驗并不是海關一時興起,未來可能會成為常態(tài)化查驗趨勢。
在此呼吁同行和賣家,重視貨權查驗,選擇合規(guī)清關方式。
常來金鑰匙跨境,好運常來~右上角登錄加入金鑰匙跨境為您推送實時外貿、進出口、跨境電商、國際物流資訊干貨知識~。
本文內容根據(jù)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