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購物車是什么意思?。
在網上購物誕生后,購物車就只能用來裝東西了。
伴隨網購的流行,購物車的電商承載功能也變得多樣化起來,但無論線上線下,它的屬性一直沒有發(fā)生改變:那就是裝東西,付賬。
線上購物車在最初的網上購物車出現(xiàn)時,它的線上體驗類似于線下體驗。
將商品放進購物車,然后把購物車推進收銀臺,逐一結算買單。
線上線下的不同之處在于是否需要“逐一”刷條形碼買單。
使用網上購物車進過后臺計算,一次即可結清所有商品,并且能夠靈活的修改商品的屬性,并迎合促銷活動來進行商品的購買組合。
從購物流程上來講,比收藏夾更接近購買成單,它的定位更傾向于給用戶來做最終購買決定的平臺。
很多用戶已經把購物車當做是收藏夾使用,只要加入購物車就能夠看到商品總價,若商品降價促銷,用戶能從更直觀的角度上來看節(jié)省了多少錢。
從這樣的角度來說購物車是促成用戶成單的“最后一公里”。
網頁迷你購物車在各大電商平臺網頁端頁面中,有一種迷你購物車。
用戶瀏覽商品網頁的時候,可以通過鼠標懸停展開迷你購物車,并且進行商品結算。
迷你購物車簡化了購物流程,只要用戶心一動,手一抖,商品就可以出庫搭上物流送到家。
在挑選商品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選中的商品,并與同種類別商品進行對比,這類似于我們在超市購物中進行比價的場景。
但是,迷你購物車實際轉化效果并不好,使用率和結算率沒有達到預期。
原因可能有幾個:。
迷你購物車的用戶體驗不好。
迷你購物車出現(xiàn)的區(qū)域不大,一次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商品,并且出現(xiàn)的也不穩(wěn)定(鼠標移走之后就會收起),不能真實重現(xiàn)超市購物比價的場景,也不能對比已選未選的商品。
和商品挑選的品類有關。
超市大多是食品,日常用品,一次大量購買多件,電商平臺的商品非常多,有些像電子產品這類的并不需要迷你購物車,更適合直接下單購買。
這里根據(jù)這些原因,可以參考以下優(yōu)化:迷你購物車固定在搜索列表頁,分類頁的右側,默認展開,并且在用戶瀏覽相關品類商品時,購物車內的類似商品稍作突出顯示,方便用戶對比查看。
(如 Tesco 的網站,雖然視覺效果不那么好,但是能夠更有商場購物的感覺)。
曾經網頁上的迷你購物車從右上角推出,鼠標懸停之后顯示商品列表。
近幾年,在某國網站的設計影響下,國內各大平臺的購物車變成了從右側展開。
這樣做并沒有解決如上問題,鼠標移走之后購物車還是會自動收起。
為什么電商網站都會那樣做?因為購物車在頁面右側展開的時候,這片展開區(qū)域包含了用戶賬戶的信息,收藏夾的功能,活動券的發(fā)放,甚至是一整個活動入口。
右側的展開邊欄已經不僅僅是購物車的用途,實際上它已經是一個常用功能集中的操作區(qū),并利用購物車使用頻繁的特性帶動一些業(yè)務上要推動的需求,最終以此促成更多的單量。
移動端購物車近期流行的 O2O,特別是點餐類的 APP 在購物車上有一個創(chuàng)新, 區(qū)別于電商平臺 APP 設置的單獨頁面的購物車,它們使用了迷你購物車來減少頁面跳轉的行為,簡化了用戶操作。
選擇訂單后后,迷你購物車從屏幕下方滑出,展示區(qū)域在整個頁面中占比不大,同時不能長期存貯加車的商品。
這類購物車的出現(xiàn)更加的符合我們所處點餐的特定場景,同時在流程上減少了用戶下單的頁面路徑,簡化用戶操作。
電商 APP 的購物車其實是店鋪緯度的購物車。
我們可以做一個針對活動專屬的購物車,把所有商品是歸類在一個活動下進行跨店營銷,進而加上滿減、滿折、滿贈這些促銷提示。
線下購物車通過對更細致的需求場景劃分,線下的購物車形式也變得多樣化。
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如果購物車搭上互聯(lián)網+是種什么樣的情況,線下購物車有了科技優(yōu)勢的加成,也能提示購物車內商品的總價,顯示促銷的優(yōu)惠,提示超市內商品的分類,自動錄入購物清單。
購物車甚至能像平衡車一樣供人們出行,或者能自動識別車主和尋路,或者購物車也能像共享單車一樣實現(xiàn)全城共享,而不局限于一家超市。
用線上的思維來改造線下的體驗,讓購物車不止是購物車,而是更適應人們生活需求的產品。
根據(jù)不同場景來私人訂制設計,構筑更佳的用戶體驗,讓生活更美好。
本文內容根據(jù)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