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貿(mào)易中的海事欺詐風險
關于海事欺詐,目前國際上尚無明確定義,人們普遍認為:在運輸路線、貨物狀況、費用等方面人為欺騙、隱瞞,以獲取不正當利益,使無辜方蒙受損失。
這一現(xiàn)象的蔓延和猖獗,已經(jīng)成為國際貿(mào)易的一大障礙,給各國的商業(yè)、航運、保險、金融業(yè)帶來嚴重威脅。
1、單據(jù)欺詐的風險單據(jù)欺詐又稱為文件欺詐,是指不法賣家通過偽造符合信用證要求的海運提單、商業(yè)發(fā)票、保險單、原產(chǎn)地證明、質量證明、商檢證明、領事發(fā)票等文件,用以結匯騙取貨款的行為,它是國際海事欺詐中最為普遍和主要的形式。
2、船舶欺詐的風險船東利用船舶進行欺詐,其手段主要有“沉船欺詐”和“鬼船欺詐”。
最常見的是“鬼船詐騙”。
鬼船就是有“影子”身分的船只。
與之相反,“鬼船”的船東實際上是一個包皮船公司,有時在開航的前兩天才建立起來,而且使用的是臨時辦公地點,因此,這類船東并不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甚至是零,如果讓這種船東來運輸貨物,那就非常危險。
3、租船合同中的欺詐風險租船合同欺詐是利用船舶租約欺詐行為的一種形式,主要有定期租約欺詐和航次租約欺詐。
實施定期租船欺詐時,騙子們首先在很遠的避稅港注冊了一家皮包公司,然后作為承租人與船東簽訂定期租船合同。
騙子們把租來的第一個貨品交到他們手中,再把這艘船改為租給這艘船的第二個船東,再把它轉租出去。
當裝運港滿貨時,先用裝船提單開出貨物,然后把預收的運費存入自己的賬戶,宣布破產(chǎn)或直接逃走。
如有航次租船,則按遠航近期計算租金。
先向船東預付運費,使貨物能順利裝船。
但是,在海上運輸中,船東因各種原因要求改變付款條件或提高付款標準,否則船舶繞航或轉船將貨物出售給其他地區(qū)。
為避免更大的損失,貨主不得不接受船東的條件。
這類欺詐在國際貿(mào)易中隨處可見。
4、海上保險存在欺詐風險海上保險欺詐是指在海上保險業(yè)務中,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以虛構保險標的,故意制造、偽造或者謊報保險事故為目的,企圖騙取保險賠償?shù)男袨椤?/p>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跨國貿(mào)易中的海事欺詐風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內(nèi)容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