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跨境電商具備品牌國際化基礎
作為跨境電商消費者的主要信息獲取渠道,互聯網極大地縮小了新興品牌和海外傳統(tǒng)知名品牌的推廣鴻溝。
2019年8月。
來自歐洲樂天市場營銷機構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對英國、法國、德國一共4000名消費者的調查中,英國DTC品牌在品牌知名度和轉化率上擊敗了他們的競爭對手傳統(tǒng)品牌與國外品牌。
根據樂天市場營銷機構的調查,最受消費者認可的DTC品牌并不是國際上正如日中天的 Glossier、Harry和Casper等品牌,榜單的前四席都是英國的本土DTC品牌:Sim plyCook、Made.com、Birchbox 和 Abel&Cole。
不僅如此,這些DTC品牌也表現出很高的轉化率。
例如:在聽說過Birchbox的英國受訪者中,28%的人購買過該品牌,這一比例明顯高于傳統(tǒng)品牌。
另一組調查數據顯示,44%的英國消費者將Facebook作為獲取信息的平臺,緊跟其后的 YouTube和 Instagram 的用戶比例分別是31%和 28%。
也就是說,99%以上的消費者都把社交媒體當作主要的信息平臺。
由此可見,DTC品牌的推廣路徑主要是密集的社交營銷加上多樣化的在線銷售渠道,社交媒體不僅是一個傳播品牌信息的平臺,更是一個極具潛力的銷售據點。
此外,DTC品牌通常也使用多個線上渠道銷售產品,17%的消費者將Facebook作為首選購物平臺,緊隨其后的是各類返現網站和優(yōu)惠券網站(14%)以及品牌官網(12%)。
這些DTC品牌通過互聯網推廣,迅速聚攏了目標客戶,傳統(tǒng)知名品牌花了很長時間和很大財力取得的成果,今天在互聯網上變得觸手可及。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