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亞馬遜賣家如何在海外站點掘金
在跨境電商的熱潮中,國內亞馬遜賣家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隨著亞馬遜 17 大海外站點向中國賣家開放,國內亞馬遜賣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
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而言,北美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
北美站涵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擁有近 5 億人口的龐大消費群體。
其中美國站作為亞馬遜第一大站點,是國內亞馬遜賣家的熱門選擇。
這里 Prime 會員眾多,物流體系發(fā)達,FBA 能做到 2 日送達。
美國站市場容量大,品類齊全,電子產品、服裝、美容等多元品類都有巨大的業(yè)務潛力空間。
盡管競爭激烈,但每年仍有大量國內亞馬遜賣家入駐,因為其入駐條件較低,對于新手賣家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起步點。
加拿大站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來說,也有獨特的優(yōu)勢。
它緊鄰美國,買家需求相似,而且都是英語國家。
這個年輕的站點發(fā)展速度迅猛,是美國站發(fā)展速度的兩倍以上。
家具類、居家類、雪上運動、廚房等品類在加拿大站十分熱銷。
其市場容量雖然有限,但競爭力相對較小,需要交稅。
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尤其是新手,在這里比較容易出單,利潤也相對較高。
墨西哥站雖然在購買力、物流、清關方面和美國有差距。
游戲辦公、收納存儲、運動健身及戶外類產品等品類在墨西哥站很受歡迎,國內亞馬遜賣家可以在這里挖掘年輕消費者的潛力。
亞馬遜歐洲站是整個亞馬遜的第二大市場,對國內亞馬遜賣家而言是一塊“試金石”。
開通后,一個銷售賬戶可面向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瑞典、荷蘭和波蘭 8 大站點,站點覆蓋人口超過 3 億,擁有豐富選品。
歐洲市場產品利潤高,消費者普遍富裕,注重品質生活,偏愛環(huán)保實用的產品包裝。
家居、服飾鞋類、運動產品、無線、電子、電腦及手機配件、廚房用品等都是熱賣品類。
歐洲站配套完善、運營成熟,市場體量和競爭激烈程度處于良性平衡狀態(tài),為國內亞馬遜賣家提供了穩(wěn)定的經營環(huán)境。
日本站是距離國內亞馬遜賣家最近的成熟站點,貨運便利,物流發(fā)達。
日本人口超 1 億,71%的買家在線購物,人均網絡消費力強勁。
日本站對中國賣家開放較晚,競爭不飽和,有大量市場機會。
而且日本消費者認真忠誠,認可商家和商品后會反復購買,退換貨少,成本低。
服裝雜貨、消費電子、廚房家電、家居家裝等品類在日本站熱銷,國內亞馬遜賣家在這里經營利潤空間較大。
澳大利亞站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是一個新興的藍海市場。
作為南半球第一經濟體,澳大利亞人均 GDP 高,消費力強大。
雖然當前流量較少,但流量增速可觀,競爭小,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尤其是新入亞馬遜的中小企業(yè)和傳統(tǒng)外貿公司轉型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
印度站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則需要謹慎對待。
印度人口眾多,隨著互聯網發(fā)展,網民數量大幅增加,經濟增長也刺激了消費升級。
但印度貧富差距巨大,大部分民眾相對貧窮,對產品價格異常敏感。
而且用中國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的印度站跨境店只支持 FBM 自發(fā)貨模式,不支持 FBA 模式,目前印度站 FBA 必須要求有印度的公司才可以,不接受中國公司。
FBM 競爭力相對較弱,退貨率及訂單取消率高于其他成熟站點,只適合大公司做戰(zhàn)略布局,國內亞馬遜賣家中的中小賣家在這里經營可能會面臨較大挑戰(zhàn)。
中東站的前身是 Souq,被亞馬遜收購后成為“中東亞馬遜”,主要面向阿聯酋和沙特市場。
中東地區(qū)互聯網滲透率高,這兩個國家作為能源輸出大國,輕工業(yè)不發(fā)達,主要依賴進口,大部分產品從中國進口。
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要做好中東市場,需要了解當地消費者喜好和宗教文化。
電子類產品、服裝、家具是當下最熱門的品類,美妝、個人護理、運動戶外登具等品類增長率非常快。
同時,阿聯酋和沙特站點和歐洲站一樣,需要注冊 VAT 稅號。
新加坡站是東南亞較為成熟的電商市場,對于國內亞馬遜賣家有一定優(yōu)勢。
新加坡人均 GDP 高達 9.41 萬美元,人均電商消費金額高,電商行業(yè)呈增長趨勢。
其消費群體趨于年輕一代,74%的人口是華裔,中國賣家能更好地理解其需求。
每逢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商品需求與國內相似。
家居用品和裝飾品等是熱門產品,在線零售熱門品類還有旅行產品等,目前入駐亞馬遜新加坡站點沒有月租費,這為國內亞馬遜賣家降低了成本。
國內亞馬遜賣家在選擇海外站點時,要充分考慮各站點的市場特點、消費者需求、競爭情況以及入駐條件等因素,結合自身優(yōu)勢和資源,制定合適的經營策略,才能在跨境電商的浪潮中乘風破浪,收獲成功。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